(一)概念和目的
1、概念: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2.目的:供给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适用于昏迷、口腔患、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拒绝进食的病人医
学教育网整理,以及早产儿、病情危重的婴幼儿和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
(二)操作方法
1.插入胃管的操作要点(、)数字为历年考点
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坐位或仰卧位(昏迷病人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测量插管长度的方法有两种:①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②从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cm。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0~15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对昏迷病人可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可顺利将导管插入,直至所标记处。如病人出现恶心,应暂停插管,嘱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如插入不畅,应检查口腔,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胃管。
2.胃管插至所标记处,先证实胃管在胃内,方法有三种:
1)将胃管末端接无菌注射器回抽,可抽出胃液。
2)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碗中,无气泡溢出。如有大量气泡,证明已误入气管。
3)将听诊器放在病人胃部,用无菌注射器迅速注入10ml空气,听到有气过水声。
3.灌注食物及药物: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后,再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避免食物存积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4.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应轻、稳,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2)插管后,必须先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灌注食物。
(3)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ml,温度38-40℃,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长期鼻饲的病人,每日行口腔护理,胃管每周更换。
(5)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或梗阻,以及鼻腔、食管手术后的病人禁用鼻饲法
新生儿胃管鼻饲法是护士资格考试常考点
1.胃管消毒后用温开水将管外湿润,可直接插入食管(忌用油类润滑剂)。
2.必须肯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进行鼻饲。
3.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喂入量必须严格遵医嘱。
4.奶及水的温度要适宜,不得过冷或过热。
5.如须经胃管给药时,则药物必须研细用温开水调匀后方可注入。喂完奶及药后,注入少量温开水,以免胃管堵塞。下次使用前,应先将胃内所有液体抽出后,再行喂饲。
6.鼻饲速度宜缓,鼻饲后取侧卧位,以防呕吐,引起呛咳,憋气窒息。
7.鼻饲期间,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8.鼻饲中如发现呕吐,应即停止注入,并及时检查原因或更改奶量。
9.胃管可留置3~4d.取放过程要随时夹闭管外端,防止空气进入胃内或管内液体流入咽部,引起呛憋。
每日一练1、鼻饲法操作错误的做法是()
A:鼻饲量在刚开始灌注时不超200mlB: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C: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注少量温开水D:如灌入药物,先将药片研碎溶解
2、禁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A:破伤风患者
B:拒接进食者
C:昏迷
D:早产儿
E:胃底静脉曲张
3、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下面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向胃管内注入10~20ml空气
B:向胃管内注入10~20ml水
C:将胃管置入水中从管中注入10~20ml空气
D:从胃管内抽出胃液
E:向胃管内注入10ml的生理盐水,能听到气过水声
4、胃管插入胃内的长度约为()
A:从前发际至剑突长约45~55mlcm
B:从鼻尖到剑突约45~55mlcm
C:从眉心到剑突约45~55mlcm
D:从眉心到脐约45~55mlcm
E:从耳垂至剑突约45~55mlcm
参考答案:1、C2、E3、D4、A
护理考试,就选雪狐狸
教材精编,章节练习
还有模拟试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