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护士告诉值班医生来了一位呼吸困难的患儿,值班医生急忙走出值班室,来到楼道就听到患儿的粗重、急促的喘息声和“吼、吼”似的咳嗽声,值班医生迅速跑到了护士站,发现患儿呼吸很快、口周有点发青,患儿的妈妈告诉值班医生,孩子这两天感冒了,半夜一直在折腾,根本没法睡觉。值班医生仔细给患儿听诊,患儿的双肺听诊没有明显异常,看了下咽部有点红,然后严肃地告诉患儿妈妈:“孩子得的是小儿急性喉炎,得抓紧时间治疗,否则喉部水肿会越来越重,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实在不行就得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经过输液、雾化吸入等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转危为安。
小儿急性喉炎是一种对小儿最危险的喉部常见急症,可以说是秋冬季节小儿的“杀手”。因为秋冬季节气候变化较快,空气干燥,幼儿喉炎发病较多,常见为6个月—3岁的婴幼儿。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部粘膜、气管上段粘膜的急性炎症。发病前可以没有任何先兆症状,不少患儿在半夜里发病,开始只是阵阵咳嗽、声似破竹,呈“空空”声(或称犬吠声),喉中呼噜作响,似有痰咳不出,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此时小儿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大汗淋漓,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大小便失禁、窒息、昏迷等症状。
这些变化可以在一小时或数小时内就发生。因为小儿的喉腔本身就狭小,喉粘膜娇嫩、疏松,一旦发生炎症后粘膜肿胀特别明显,使原来狭小的喉腔更小,气道更窄,而发生喉梗阻,造成呼吸困难,小儿喉炎的症状往往比成人喉炎严重,不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有生命危险。
喉梗阻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四度一度喉梗阻:安静时无症状,哭闹,活动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
二度喉梗阻: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出现“三凹症”),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三度喉梗阻: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明显。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入睡、不愿进食;
四度喉梗阻:呼吸极度困难。坐卧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小儿急性喉炎虽然凶险,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往往恢复也很快,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喉梗阻如何尽早发现?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主动表述自己的不适,所以家长的密切观察很重要。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咳嗽声音出现变化,气急,喉部发出怪声,都可能提示小儿急性喉炎的发作。
仔细听:孩子说话或者哭闹时,有没有声音沙哑的情况?让孩子咳嗽几声,听听咳嗽的声音是不是“空空”声?在吸气时,孩子喉咙里有没有喉鸣音(类似拉风箱的声音)?
认真看:仔细观察孩子的颈部,看看有没有“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的时候,向内凹陷,表明已经出现喉梗阻的情况。
出现以上情况,排除气道异物堵塞的可能,急性喉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沉着冷静地向医生说明以下问题:
1、症状加重前孩子的病情;
2、症状加重前的各项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
3、症状加重前有无特别的诱发原因;
4、有无气道异物的可能;
5、以往是否有类似的状况?治疗情况。
急性喉炎伴有喉梗阻现象,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水肿消退(激素不可怕,此时不用才可怕。短期使用激素对孩子没有影响,不用担心),配合吸氧、化痰、解除呼吸道痉挛等治疗,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经过积极治疗,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危重患儿,可能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家长在诊治过程中,请保持镇静,并安抚孩子紧张的情绪,平和稳定的情绪也有助于缓解孩子呼吸困难的症状和不适的感受。
资料提供:刘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