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孩子的家长都想成为守护天使,保护孩子不受一点点伤害。但是,作为一个个精力旺盛、好奇心超强、又没有危险意识的宝宝,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很难不受一点伤害。坠床、磕破皮、异物梗住呼吸道、擦伤、烫烧伤、溺水等等意外伤害一关关的等着宝宝去闯。如何避免这些危险?万一出现了意外伤害如何处理?
异物气道梗阻
儿童呛咳的异物种类越变越多:不再仅限于食物,生活中的小物件也成为了罪魁祸首,从以前的半颗花生米、一粒瓜子仁,到现在的螺丝、小弹珠甚至是纽扣电池等。
有专家总结了儿童异物吸入的杀手为:花生、瓜子、硬币、笔头笔帽、鸡骨或鱼刺、纽扣、拉链、吊坠、发卡等。
Q:为什么这些异物会造成气道损伤呢?
这就要从气道附近的解剖结构说起。在喉咙气管和食道的交界处,有一块像闭合开关一样的软骨头,叫会厌软骨。
人在呼吸时,会厌软骨会扳向食道,堵住食道,使人体完成呼吸作用;但人在吃东西时停止呼吸的,会厌软骨扳向气管,堵塞气管,如果狼吞虎咽吃的太快,或是因为边吃边说话边笑,导致吃饭时呼吸,食物就容易落入气管,或卡在喉咙,使人被噎到,而咳嗽不止。
发生异物呛咳除了儿童自己所致,另一些则是因为家长的喂养不当、行为疏忽造成的。比如:一些隔代喂养的孩子,有些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在看电视、玩玩具时端着碗追着孩子喂,有些家长将换完的纽扣电池直接随手一扔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气道异物预防tips
1.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不能躺在床上吃饭、边跑边吃饭、吃饭时嬉笑哭闹。要求孩子做到“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家长应在第一时间把电视、手机关掉,拿走玩具,让孩子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就餐,将注意力都放在吃饭这件事上,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避免给3岁以下的幼儿喂食较硬的花生、瓜子、玉米粒、生胡萝卜、整颗葡萄等小块食物。
3.孩子能接触到的任何地方,确保没有可以让孩子放入口中的异物,如硬币、笔套、电池、弹珠等。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个方法对大人或者小孩都可以试一试,千万别被他的文字说明吓到,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
海姆立克急救法:
这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对于1岁内的婴儿,因为孩子还不能站立的很稳,孩子又特别矮小,使用上面的方法就不适合了,我们采用下图所示的手法。先在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用力向下冲击性的拍5下,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将孩子翻过来,在心脏按压的位置(双乳连线之间的胸骨中央部位)按压5次,每秒1次,按压深度为4cm(这需要家长用力)。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反复以上步骤,以上两个动作可最多重复5次。
以上操作时,一定要保证抱好孩子,千万别在救治的时再摔着孩子,如果一个人不行,就再找一个人帮忙护着孩子。另外,要保证孩子的头低脚高位置,方便异物冲出。
烧烫伤
烧烫伤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孩子被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烧烫伤紧急处理:
冲:用流动的冷水持续冲洗伤口15-20分钟;
泡:可将伤口泡在冷水中,30分钟;
脱: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用剪刀剪开衣物。如有黏连,不可强行分离,有水泡处不要弄破;
盖:局部可用清洁的纱布覆盖;
送医:2度及以上烫伤,不要弄破水泡,尽快就医。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介绍针对儿童运动伤、锐器刺伤以及动物咬伤的处理及预防。
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与处理(一)
?扫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