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气管异物,家长如何自救
气管异物
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名。
小岛上今年年初就有一5岁儿童疑似被气管异物夺取生命。
瓜子、花生、糖果、小玩具、小饰品……这些小玩意是孩子的心爱之物,可正是它们一不小心误吸进身体,就可能成了致命“杀手”。
3岁以前的孩子牙还没有长好,而且咀嚼的功能也不是太好,他们的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又容易受外界的因素影响,大人逗,走路摔跤,或者别的原因,嘴里如果嚼着花生米或者瓜子等,很容易一下子就呛到气管里。可引起炎症,窒息,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青春之花瞬间凋零,给父母及几个家庭带来灾难。
气管异物起病急,进展迅速,后果严重,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易学高效的急救方法呢?事实上,早在年美国亨利.海姆立克教授就发明了一套急救手法,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手法—海姆立克手法。
下面医院急诊科护士陈美玲共同学习一下这套急救手法吧(本视频为陈美玲在《秦皇岛市创卫"无烟秦皇岛"杯健康传播技能竞赛》上获得“医院科普达人称号”时的汇报视频)。
站立位施救:
施救者应立即上前询问“你怎么啦?是不是有东西堵住了?我能帮你吗?”神志清楚的成人会点头并同意施救,这时施救者要站到患者背后,两手臂环绕并抱住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以下和脐以上之间的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压迫患者的腹部,直到异物排出。简单来说就是3个步骤:第一,站在背后环抱其腰;第二,确定冲击部位;第三,向上反复冲击。
大家要注意几个操作要领,第一,是要用拇指侧进行冲击,就是用我们的“拳眼”来进行冲击;第二,是要在患者的胸廓以下和脐以上之间的腹部来冲击;第三,是要向上冲击。
儿童海姆立克操作法:
患儿饮食过程中出现声音嘶哑、喉鸣音、剧烈呛咳、咳嗽、呼吸困难、窒息等要高度怀疑气管内有异物。
首先尝试清除口鼻内异物,如深部异物难以清除,患儿症状无缓解,应立即尝试海姆立克手法促使排出异物。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下颌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然后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骨下半段,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特别提醒家长,平时尤其要注意:1、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等;2、不要养成口含玩物的习惯,在孩子吃东西时,不要惊吓或打骂孩子;3、食物应尽可能捣烂、碾碎;4、应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切不可把吃饭当作游戏,或边玩边吃;5、孩子哭闹时,切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坚果类食物;6、勿使小儿接触到生活垃圾,如纸片、碎鸡蛋皮等;7、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玩具,尽量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8、小儿玩气球时应非常注意,决不可将气球碎片放在嘴上吸着玩;9、小学生应注意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等坏习惯。
sa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