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0日
湖南益阳的一家幼儿园上了“风口浪尖”
一个4岁的小男孩吃饭时
不小心被食物呛住了
3分钟后老师赶到
但孩子依旧无法挽回
这起意外为所有家长和老师都敲响了警钟
但愿这样的悲剧
别在孩子们身上重演
如果老师懂这个急救技能孩子或许就能救下来严重的异物卡喉,就像心脏骤停一样,直接中断身体的氧气供应,即使第一时间发现了,如果不懂紧急处理,医院,往往都已经晚了。
怎么急救?有家长说:赶紧拍背啊!
拍背,这是很多人潜意识的急救动作。但讲真,这个方法并不科学!
老人、孩子和吃饭比较快的人,容易出现被食物噎住的情况。一旦被噎住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会导致意识丧失、心跳停止!
因此,被噎住后及时救治十分关键,今天就教大家一个被噎住时的正确急救方法。
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老年人,多由幼儿进食物不当造成食物落入气管中。老年人由于吞咽反应减退成为气道异物梗阻的危险人群。异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可引起气管炎、肺炎、肺不张、肺气肿、咳血、气胸等,还可引起呼吸道梗阻,严重者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为什么会发生?
01内源性:偶发,相对较少
(1)昏迷者,因舌根后坠或呕吐物、咯出的血液等等返流误吸进呼道。
(2)自身的组织器官或者呼吸道分泌物,如:牙齿、血液、呕吐物、粘稠痰液、脓液或局部的息肉等。个别老年人因咳嗽,吞咽功能差,或脱落的牙齿误咽至呼吸道。
02
外源性:较多见,由体外进入
常见的异物有瓜子、豆类、花生、药片、鱼刺、枣核、装饰品等。依据进入机体的情形分为:
(1)饮食误入:多由于进餐中咳嗽、发笑所致,幼儿多因磨牙尚未发育,咀嚼不细,咳嗽反射不健全所致。
(2)年龄因素:
a老年人的咽喉肌萎缩,吞咽时反应能力差,食物误送入气道引起梗阻。老人的假牙或牙托脱落误入。
b婴幼儿:容易出现吸吮或口含异物的习惯,由于婴幼儿咽喉肌发育慢,缺乏协调能力,反射功能差等特点。
“异物卡喉”会有什么表现?
呼吸道梗阻的特殊表现:当气道异物发生后,多立即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发呛、咳嗽、反射性的恶心呕吐、喉头发紧、发音困难或声音嘶哑等,幼儿可同时大哭大闹。
呼吸道不完全性梗阻表现:咳嗽、喘憋、咳嗽无力,呼吸急促,吸气时可出现高调哮鸣音由于气道异物多梗阻于喉腔的声门裂处,刺激局部引起极度不适,多情不自禁地将—手的食指和拇指张开呈“V”字形紧贴喉部的特殊体征。
呼吸道完全性梗阻的表现:说话困难,无法咳嗽,呼吸极度困难,颜面灰暗,甚至紫绀。随着呼吸困难的发生,体内严重缺氧,短时间内可引起脑部缺氧很快发生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错误的急救方法千万别做
说正确方法前,先提醒大家下面这2种错误的急救方法千万别再做了。
1.被馒头、面包等噎住赶快喝水:
因为水会让馒头发胀更容易堵住喉咙口,造成窒息。
2.被鱼刺卡住喝醋、咽馒头、抠喉催吐:
首先鱼刺不可能几秒钟就被醋软化;
其次如果卡住的鱼刺大而坚硬,那么吞馒头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
用手抠会刺激、伤害到咽喉,而且很难把卡住的鱼刺抠出来。如果不小心将呕吐物吸入到气管内,会更危险。
应对异物卡喉,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全世界通用的——
海姆立克(Heimlich)是美国一位已故的胸外科医生。在日常抢救中,他被大量异物卡喉、导致气绝身亡的惨剧震惊了(年,《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每年人死于窒息)。
以前急救时,医生常用的办法是拍打病人的背部,或者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抠异物,结果反而让异物在呼吸道里钻得更深!
海姆立克医生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一个有效的腹部冲击法:利用肺部的残留气体,形成急促的气流,瞬间冲出异物。
后来,这也成为了全世界抢救异物卡喉的标准方法。
懂这个方法的家长,都说很好用!
图片来源:rf.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