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肿瘤科黄海福主任在放射科透视下,为一位食道癌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做了支架介入治疗,手术顺利,实现了零的突破!
透视机配合肿瘤科完成了此项介入诊治,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前为患者多细致的各项检查,包括CT增强、食道气管瘘泛影葡胺造影以及造影后的瘘道CT扫描,提供了肿瘤的确切形态大小、食道狭窄段的精确测量,为支架的型号、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数据。术中,透视下的引导监测为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终于为患者解除了长久以来不能进食的痛苦。
术前患者食道肿块巨大,食管腔显著狭窄,食管气管瘘让患者苦不堪言。患者根本不能进食,即使是喝进去一小口水都会立即经瘘道进入器官,引起剧烈呛咳,如果进食的话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痛苦不堪!术后患者小心翼翼的喝下第一口造影剂——没有呛咳!看着患者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还有一脸的惊喜,真是让人欣慰!患者的笑容,是为医者的最大幸福!
这个神奇的食管支架置入术到底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食管支架置入术?
食管支架置入术利用球囊导管扩张成形和食管支架置入等技术,使狭窄、闭塞的食管管腔再通,使用覆膜支架隔绝瘘口,解决晚期食道癌患者进食难题。食管支架置入术解决了传统手术盲区,具有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食管管腔的狭窄、闭塞开创了一条新路。
二、所置入的支架是什么材料?对人体有害吗?
目前应用的食道支架是由镍钛记忆合金制成,有的支架表面还被覆硅橡胶薄膜,封闭了裸架的网眼,增生性病变无法通过网眼进入管腔内部,不会造成再次狭窄,食道支架形状为一端或两端为喇叭口形、杯口形、球形、蘑菇形等的圆柱形,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钛镍记忆合金自膨式支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记忆特性和超弹性在0-10℃(或冰水)环境中支架为软化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改变形状,易于放入置入器中.在人体内(环境温度大于33℃以上)将支架由置入器中放出,可逐步恢复原状.支架产生持续柔和的径向扩张力,作用在食道内壁上,使狭窄部位逐步扩张并恢复通畅。
(2)支架在体温下具有良好的超弹性,能顺从食道的蠕动,从而既保持食道通畅又无太大不适感.机织支架的结构经特殊设计,病人不适感更小。
(3)支架两端圆滑,无尖角或毛刺,显着减少对食道壁的损伤。
(4)被覆在支架表面的硅橡胶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有效防止食道壁肉芽生长和胃液、食物返流。
三、什么患者可以做食管支架置入术呢?
食管支架置入术适应症:
1.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狭窄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者;
2.化学性损伤或其他创伤造成的食管狭窄;
3.食管瘢痕性狭窄、放疗后狭窄;
4.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5.食道癌术后复发;
6.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
7.外伤性食管瘘不能立即行手术修补者,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
8.食管外压性狭窄;
9.贲门失迟缓症等。
据黄海福主任介绍,对于中晚期且没有手术机会的食道癌患者,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食道癌晚期患者进食梗阻明显及出现食管瘘的患者,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成为这些患者的最佳选择,虽然无法治愈食道癌,但对于防止食管瘘所致的并发症,解除食管梗阻症状,消除吞咽困难所致的营养摄入障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黄海福主任提醒,食道癌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为了减少食道癌的发生,大家一定要积极做好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就是病因学的预防,通过改善日常饮食结构和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建立更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可以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二是生活习惯方面,要尽量地少烟少酒,进食要细嚼慢咽,禁止吃一些过烫、过硬、粗糙以及对消化系统刺激性过强的食物,避免去吃亚硝酸含量高的食物。
三是要有预防肿瘤的警惕性,能在发现一些症状时及时就诊,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当出现一些可疑的症状,比如有轻微的或偶尔的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医院诊断和治疗。
科室介绍
广医院肿瘤科
广医院肿瘤科,是由“国医大师”周岱翰团队带头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肿瘤临床基地,本科引进“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林丽珠教授等全国中医肿瘤领军人物,学术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肿瘤科学科带头人黄海福博士以周岱翰国医大师“带瘤生存”理念为基础,突出中医肿瘤学特色,开创中西医“双赢”的治疗理念。
治疗宗旨:以人为本,中西医综合治疗,促进癌症患者早日康复。本科正逐步建立肿瘤疾病实验室、肿瘤疾病临床培训基地及临床研究中心,致力于建立国内高水平的中医重点专科,打造深圳市中医药防治肿瘤疾病的第一高地。
-END-
往期回顾:
国医大师邓铁涛毕生总结的62个经验方,以此悼念!
年,医生最不希望你做的一件事,朋友圈都火了!
如果你身处焦虑,请这样突围!
肩部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也许是这里出了问题!
百岁寿星大调查,只有一个共性,不是饮食,不是运动,而是。。。
有种幸福叫:另一半是学中医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养生深圳原创,作者肿瘤科杨美玲,版权归养生深圳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长按解锁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