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2日,只是平凡的一天,但对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张先生来说,是一个夙愿得偿的日子,在这一天,医院呼吸内科的齐咏主任为他成功实施了“支气管热成型术”。这也是河南省第二例支气管热成形术。
来自河南省周口市的张先生今年51岁,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有4年多了,刚开始主要是咳嗽、咳痰、喘息,医院做肺功能后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应用常规治疗哮喘的药物控制不佳,1年来胸闷喘息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重,后来口服激素,尝试各种偏方,医院,但是效果一直都不理想,用张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哮喘反复发作,我整个人每天都处于焦虑状态,生怕哪次哮喘大发作会抢救不过来,简直没有生活质量可言,我宁愿少活20年,也不愿意这样的状态一辈子。”后来听说医院能用手术治疗支气管哮喘,张先生喜出望外,赶紧来到医院求助于呼吸内科的马利军主任,经过马利军主任的推荐,张先生见到了能做支气管热成形术的齐咏主任,经过齐咏主任仔细的术前评估,张先生符合做支气管热成型术的条件,并于年7月22日成功的实施了支气管热成型术。手术后,张先生没有任何不适,手术后第3天,就能出院回家了。
齐咏主任为患者实施“支气管热成形术”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三亿人罹患哮喘,每年达15亿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与哮喘相关,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据估测,我国约有万哮喘患者,哮喘死亡率达36.7/10万,远高于发达国家。北京市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年数据表明,较年相比,市区居民成人哮喘患病率增长一倍,郊区居民增长1.5倍,而达到的哮喘控制率仅为34.9%。
哮喘患者中约5%为重症难治性哮喘,其急诊就医频率和住院频率分别为轻中度哮喘的15倍和20倍,是造成哮喘治疗费用增加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哮喘治疗中的难题。因此,提高难治性哮喘的诊治水平对改善哮喘的整体控制水平和预后,降低医疗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齐咏主任医师介绍说,难治性哮喘存在不同的炎症和临床表型,对不同表型的机制研究以及针对不同表型的治疗方案的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支气管热成形术”,就是针对这部分难治性哮喘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一个支气管镜,将一个2毫米的小射频消融探头置入患者的支气管腔内,同时,将体外的射频发生器所产生的60摄氏度左右的热能传导至支气管管壁,通过对支气管壁的加热,用热量消融患者增生、肥厚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使得支气管平滑肌萎缩、变薄,使支气管扩大,呼吸顺畅,从而逆转哮喘的病程。每一患者分次进行三次手术,第一次治疗右肺下叶,第二次治疗左肺下叶,第三次治疗左右上叶;每次治疗间隔大于三周。
齐咏主任表示:“支气管热成形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的一天内,会出现和哮喘相关的呼吸道症状增加或加重,包括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但采用对症治疗后,一般七天内就可以得到解决。
年4月,美国FDA批准了“支气管热成形术”用于治疗18岁以上,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控制不佳的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治疗。此后,欧洲及亚太地区国家包括中国也相继通过对该项技术治疗哮喘的许可。我国年9月获得注册批准,年2月正式在中国上市,目前医院已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两例支气管热成形术,目前两例患者效果满意,暂未发生并发症。
根据国外对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患者长达几年的随访发现,该技术不仅可将哮喘急性发作减少32%,还可将因哮喘恶化引起的急诊就诊减少84%,因哮喘症状导致不能工作、不能上学或不能进行其他日常活动的天数减少66%,将很大程度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手术费用相对其他治疗手段来说偏高。齐咏主任介绍说,‘支气管热成形术’的耗材目前相当昂贵。而该治疗手段是否会进入国家医保的报销范围还尚未可知,目前医院针对符合条件的病人可以给予部分减免,如有需要可以联系康馨呼吸内科-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