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隆突成形术被视为胸外科最复杂、最困难的手术技术之一,而肺叶袖状切除的技术含量要求也很高,使用全胸腔镜微创方式同时完成这两项手术更是难上加难。这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完成的例数都屈指可数。近日,我院胸外二科康明强教授、陈舒晨副主任及其所带领团队成功施行全省首例“全胸腔镜下气管肿瘤切除+气管隆突切除+隆突成形+右上肺袖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
患者谢伯,男,51岁,1个多月前出现反复咳嗽伴胸痛,症状进行性加剧,医院行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罕见的胸外科疑难重症——气管鳞癌。有别于常见的气管腺样囊性肿瘤,气管鳞癌恶性度高,生长速度快,侵袭能力强,导致了其病情发展迅速。短短1个月时间,患者从最初的咳嗽发展到就诊我院时需要平车推送,并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时间就是生命,康明强教授、麻醉科陈文华主任等多位专家及手术团队经过术前的仔细研究和周密准备,在和谐完美配合下,完成了此例世界级手术。
康教授介绍,原发性气管肿瘤起源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涎腺细胞和气管的间质细胞,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1-0.4%。其中气管鳞癌多发生在气管下1/3的后壁,占成人气管肿瘤20%左右,易发生局部淋巴结或邻近器官转移。且气管肿瘤极易脱落阻塞气道引起患者窒息死亡。该患者癌肿生长位置特殊,占据了整个气管分杈并向右下方延伸至右主支气管内,大小约3厘米×2.5厘米×2厘米,其中完全阻塞右主支气管,阻塞2/3左主支气管管腔。这给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麻醉制造了个大难题。按照常规要在患者右侧开胸切断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切除癌肿后的隆突成形吻合。手术切口将长达近30厘米,不但常人难以承受,更何况是基础肺功能欠佳的气管肿瘤病人。为了切除干净癌肿,也为了尽可能减少创伤,我们迎难而上,仔细制定了技术含量更高的微创技术方案,并在术前联系了体外循环团队,以备手术中特殊情况的发生。首先在右侧胸壁作分别长约1.5厘米、2厘米、2厘米、2.5厘米微创切口,在右主支气管距癌肿远侧端处切除右上肺叶,充分暴露气管下段、左右主支气管,切除气管隆突及气管肿瘤,行左右主支气管远端与气管下段吻合,进而完成隆突再造。其中困难的除了高技巧的气管吻合,就是防止术中癌肿脱落阻塞气道以及离断气管后保证正常肺组织的通气,这需要术者与麻醉师默契配合、团结协作。以往认为肿瘤侵犯气管隆突为手术禁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这种情况的患者,大部分胸外科医生只能知难而退,放弃手术,使对气管肿瘤的治疗处于被动,癌细胞可能很快出现远处转移。因此,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尝试,不断进取。
手术的顺利完成是成功的一半,术后胸外二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使其目前恢复良好,精神烁烁。
赞赏